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公布了2023年增選當選院士名單。國星光電廣東省半導體微顯示企業重點實驗室第二屆學術委員會主任劉勝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國星光電廣東省半導體微顯示企業重點實驗室第二屆學術委員會主任劉勝
劉勝院士在微納制造科學與工程技術方面(涉及集成電路、發光二極管LED、微傳感器及電力電子IGBT等芯片封裝)取得了系統的創新成果。以第一完成人獲2020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2016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15年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2018年電子學會技術發明一等獎、2009年IEEE國際電子封裝學會杰出技術成就獎(全球每年1人,國內首人)、2009年中國電子學會特別成就獎、1997年國際微電子及封裝學會(IMAPS)技術貢獻獎、1995年美國總統教授獎(當年30人),1999年入選首批國家杰青(海外)項目(當年僅7人)。發表SCI論文424篇、SCI他引6600余次,出版專著6部(英文4部),授權發明專利196件。
國星光電廣東省半導體微顯示企業重點實驗室
廣東省半導體微顯示企業重點實驗室(簡稱“實驗室”)是依托國星光電建設的集科技創新、成果孵化、人才培育等功能于一身的綜合性研發平臺,旨在建設成為國內領先的半導體微顯示領域原創技術策源地。自建立以來,實驗室聚焦半導體微顯示關鍵技術難題實施攻關,在巨量轉移、巨量鍵合、量子點全彩化、高可靠性封裝等Mini/Micro LED高清顯示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
實驗室聚焦Mini/Micro LED高清顯示技術開發及應用。在Mini LED直顯方面,創新開發20 in 1 Mini LED技術方案,推出當時全球封裝密度最高的Mini LED顯示產品IMD M04;提出基于扇出封裝技術的MIP設計,推出基于載板級封裝的MIP-C0606FTP、MIP-C0404、超薄透明封裝MIP-Y0404等系列化產品,加速>100寸Micro LED顯示屏應用落地。在Mini LED背光方面,適配顯示模組推出Mini COG、Mini POB、Mini COB解決方案,其中車載背光方案已通過AEC-Q102車規試驗驗證要求,12.3寸車載顯示屏等新品得到客戶認可。在Micro LED方面,繼nStar I顯示模組面世以來,實驗室于2022年推出nStar II顯示模組,像素間距為300微米,實現了8bit(256灰階)色深的顯示效果,并在巨量轉移及巨量鍵合上獲得突破,綜合良率達99.99%;2023年推出萬級像素數字化大燈Micro LED光源,面積約50平方毫米的發光區域內集成了52800顆獨立控制的像素單元,像素間距僅30微米;開發出高達3387 PPI Micro LED AR微顯示屏等新品,模組點亮率超99.9%,助推虛擬現實等產業高質量發展。
憑借出色的產品創新和技術方案,實驗室成果在全國多個城市助力點亮了一批超高清顯示大屏,部分案例入選《“百城千屏”首批公共大屏接入候選名錄》;實驗室技術“面向4K/8K的高密度高可靠LED顯示器件封測技術”入選2022年“科創中國”先導技術榜電子信息領域榜單,相關發明專利“一種全彩化發光器件及顯示模組”(專利號:ZL201910583699.1)喜獲第二十四屆中國專利金獎;自主研發的“超高清顯示用LED器件”入選2022年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
部分文字內容來源:武漢大學微信公眾號
撰稿:方綺琳
編輯:翁雯靜
編審:胡強